我國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
“去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37.7億噸標準煤,比1949年增長158倍,年均增長7.6%!痹20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說,70年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,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。本文由上海普度轉載發布;本公司十幾年來專注于空壓機研發,主要系列有空氣壓縮機,螺桿空壓機,靜音空壓機,無油空壓機,節能空壓機,永磁變頻空壓機等;隨時為用戶提供空壓機報價以及產品咨詢和技術支持。
從供給短缺到總體寬松,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。當前,我國煤電、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,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三、在建規模世界第一,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40%左右;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、北煤南運等重要通道相繼建成,橫跨東西、縱貫南北、覆蓋全國、連通海外的能源管網初步形成。章建華介紹,70年來我國能源供給結構持續優化、質量不斷提升,形成了煤、油、氣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輪驅動的供應體系。
從一煤獨大到多輪驅動,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快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煤炭消費比重始終在90%以上;改革開放后近30年時間里,基本保持在70%以上;黨的十八大以來,煤炭消費比重歷史性降至60%以下。與此同時,非化石能源、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提升至14.3%、7.8%,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提升至25.5%。
“我們始終把提高煤電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、壓減散煤消費作為煤炭減量的重要措施。按照相關規劃,到2020年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的目標,現在預計可以實現!眹夷茉淳职l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介紹。
從跟隨模仿到并行引領,能源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。千萬噸煤炭綜采、三次采油和復雜區塊油氣開發等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;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,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躍居世界先進水平;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網,安全運行水平、供電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;新建三代核電機組綜合國產化率達到85%,深水油氣鉆探、頁巖氣開采取得重大突破……在章建華看來,我國能源技術走上了動力轉換、創新發展的新道路,“互聯網++”智慧能源、儲能等一大批能源新業態、新模式加快培育、蓬勃興起,成為中國創新創造的熱點。
此外,70年來我國現代能源市場體系也在逐步建立完善,實現了從計劃管理到市場為主的巨大轉變;能源國際合作的廣度深度不斷延伸,建成五大國際油氣合作區、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,一大批先進能源技術裝備走出國門、走向世界。
從供給短缺到總體寬松,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。當前,我國煤電、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,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三、在建規模世界第一,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40%左右;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、北煤南運等重要通道相繼建成,橫跨東西、縱貫南北、覆蓋全國、連通海外的能源管網初步形成。章建華介紹,70年來我國能源供給結構持續優化、質量不斷提升,形成了煤、油、氣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輪驅動的供應體系。
從一煤獨大到多輪驅動,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快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煤炭消費比重始終在90%以上;改革開放后近30年時間里,基本保持在70%以上;黨的十八大以來,煤炭消費比重歷史性降至60%以下。與此同時,非化石能源、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提升至14.3%、7.8%,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提升至25.5%。
“我們始終把提高煤電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、壓減散煤消費作為煤炭減量的重要措施。按照相關規劃,到2020年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的目標,現在預計可以實現!眹夷茉淳职l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介紹。
從跟隨模仿到并行引領,能源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。千萬噸煤炭綜采、三次采油和復雜區塊油氣開發等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;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,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躍居世界先進水平;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網,安全運行水平、供電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;新建三代核電機組綜合國產化率達到85%,深水油氣鉆探、頁巖氣開采取得重大突破……在章建華看來,我國能源技術走上了動力轉換、創新發展的新道路,“互聯網++”智慧能源、儲能等一大批能源新業態、新模式加快培育、蓬勃興起,成為中國創新創造的熱點。
此外,70年來我國現代能源市場體系也在逐步建立完善,實現了從計劃管理到市場為主的巨大轉變;能源國際合作的廣度深度不斷延伸,建成五大國際油氣合作區、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,一大批先進能源技術裝備走出國門、走向世界。